欢迎访问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事处!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杏坛深耕育英才 初心如磐守健康——访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杨国俊教授

发布时间: 2025年06月20日 浏览次数:【关闭页面】 【返回首页】

在公共卫生领域,有这样一位平凡而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在基层疾病防控领域沉淀十年后,为实现更高远的理想和抱负,毅然决然舍弃相对稳定安逸的生活,扎根高校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专注于青年人才培养,用知识与情怀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他就是——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医学营养专业教研室主任杨国俊教授。

杨教授的身上萦绕着众多光环: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委员会医学营养专业分委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理事、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河南省职业院校省级名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郑州健康管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让我们一起走进,聆听奋斗故事,感悟他的教育人生。


逐梦之路——基层沃土到教育高地

杨国俊教授的成长轨迹,深深镌刻着时代与乡土的印记。他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豫东一个小乡村。小时候的他,饱受疟疾、肺炎及营养不良的危害,目睹乡亲们被病痛折磨的无奈,防病治病的理念便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这段与疾病抗争的童年经历,不仅塑造了他坚韧的性格,更在他灵魂深处埋下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担当,成为他日后投身公共卫生事业最原始也最深沉的动力。

1986年怀揣赤子之心的他,如愿考入河南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学成之后,他毅然选择下沉基层,在防疫一线一干就是十年。这十年,是他在传染病防控、食品监督、健康教育中守护一方安康的十年走村入户,泥里来雨里去,他的基层工作异常艰苦但正是通过与百姓零距离接触,深刻体会到群众防病与公共卫生意识何其薄弱、公共卫生工作何其重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何其关键

十年躬耕,初心未改。他深知,要想解决更广泛人群的健康需求,唯有汲取更丰富的知识养分,依托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他焚膏继晷,重返象牙塔,在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潜心攻读硕士学位。完成学业后,他的人生轨迹再次转向——这一次,他扎根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任教。从风尘仆仆的基层实践者,到孜孜以求的学术研究者,再到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者,这期间,他付出了无数心血和汗水。在医专,讲坛助力他不断造梦、勇敢追梦、持续圆梦,同时也开启了他波澜人生的一扇窗

育人之道——以仁心育匠才,以实践筑担当

他是学生成长的引路明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他内心的坚守多年积淀的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经历是他实施课程思政的丰富素材旁征博引、循循善诱、轻松谈笑间,正确的价值观和使命感,一点一滴浸润学生心田他不仅善于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注重言传身教,带领学生将课堂延伸至社区开展营养科普教育等活动,让他们在社会实践服务群众强化自身的职业价值责任担当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希望我的学生不仅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更有一颗仁爱之心,能够真正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这份对教育理念的坚守,恰似春风化雨,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在专业道路上坚定前行。

他是打磨精品的能工巧匠。还记得初登讲台时,为提升教学实效,他苦练信息化教学手段,常常伏案备课至深夜。传道授业,更需躬身实践,他在实验课教学中更注重以实践夯实教学根基——每开设一门新实验课,都会反复进行预实验,直至实验结果可靠,方可罢休。在《健康教育》课堂上,他将职业危害防护与传染病预防的种子深植学生心田,常以恳切的话语引导学生:"守护健康不仅是个人的责任,更要成为传递温暖的火种。"他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将预防职业危害、阻断交叉感染的知识传递给家人、朋友,用点滴行动织就健康防护网。他勤奋学习、全情投入、忘我奉献,对待学生始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他是授业解惑的良师益友。他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人文精神和塑造健全人格为己任。 教学中,他重视因材施教,尤其对专升本学生,亲自传授学历提升的路径与心得。他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打破单向灌输的课堂僵局,他持续探索教学方法革新,参与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医学营养专业教学标准制定,参与编制职业教育健康管理与促进类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开发与实施指南。正是这些卓有成效的实践,使他逐步成长为照亮公共卫生教育领域的一座灯塔。

治学之魂——科研反哺教学创新引领未来

“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科研能让教学更有深度,教学则能为科研提供灵感。”杨国俊教授深谙二者的辩证关系。

他的研究方向为营养与相关疾病深耕不辍,成绩斐然作为公共卫生教育领域的战略型学者与实践创新者,杨国俊教授始终站在营养与疾病防治研究的前沿阵地,在基础研究突破与教学改革实践中构建起双向赋能的学术生态。参与的国家自然项目视黄酸经TGF-beta3信号途径诱发腭裂的生物学机制研究成果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的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郑州市0-6岁儿童营养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研究成果荣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的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莱菔硫烷防治胃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了植物化学物莱菔硫烷与胃癌的关系。深耕公共卫生教育二十余年,他发表专业论文三十余篇,出版著作一部,同时坚持科研反哺教学,不断将自己在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鲜活的教学内容最前沿的知识和理念带进课堂的课堂因此充满了“时尚”感,深受学生追捧和喜爱。

初心之守——党建引领发展,静待桃李芬芳

从基层防疫站到高校讲台,从普通教师到党总支书记,角色在变,但初心如磐。常常收到学生分享工作收获与成长的信息,这让倍感欣慰。“看到学生们毕业后奔赴各地,在营养健康管理服务等公共卫生岗位上发光、散热、出彩,我觉得所有付出都值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杨国俊教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内涵。通过思政引领、关爱学生、榜样激励产教融合助力广大师生在公共卫生领域载梦前行,通过扎实的专业功底、创新的教学理念、无私的育人情怀默默在医学教育的沃土上浇灌出建设健康中国的希望之花为培养更多优质的公共卫生人才、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健康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更高质量发展贡献着重要力量。正如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能够从事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与学生共同成长,是我最大的幸福。”

对于未来,杨国俊教授有着清晰的规划:“我将继续深耕教育教学事业,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推动专业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公共卫生人才贡献力量作为党总支负责人我将致力于将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等教学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份承诺,更是一份执着,我们完全有理由坚信,被汗水浸透的沃土,定会迎来绚烂夺目的绽放与硕果累累的收获

 

下一条:芳华润桃李 德才葆初心 ——访基础医学部刘芳教授

Copyright ©2023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龙湖镇双湖大道8号 邮政编码:45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