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校教师根本利益,进一步解决好“ 急难愁盼” 问题,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 中共河南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印发<全省教育系统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省教育厅《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案》、《河南省师德失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特制定我校师德失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全面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构建“源头治理、实时监测、高效处置、有力警示”的师德失范问题管理机制,切实推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花明 孙韬
副组长:王传中 李鹏涛 张进忠 李建丰 霍振昂
成 员:各党政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事处。
三、工作职责
1.强化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持续做好“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教师师德常态化教育培训,开展教师思想政治轮训,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着力提升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以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公开曝光的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开展师德警示教育活动,教育广大教师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
2.强化教职工管理与监督。落实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对违法犯罪的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开展教学岗位人员教师资格核查,严把教师入口关。开展教育系统师德师风风险隐患专项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治,提高师德风险防控能力。
3.强化师德舆情核查处置。根据《涉师德师风事件核查工作指南》,强化师德舆情监测、研判和应对,落实“7*24”舆情监测机制,完善舆情处置协作会商机制,实现对师德突发重大舆情的快速有效响应。及时梳理群众反映的师德师风事件(线索),建立问题台账跟踪督办。
4.强化师德管理监督评价。建立师德失范问题的协作联动机制,形成“责权明确、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师德建设工作格局。落实省教育厅《进一步压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的通知》精神,对不正确履行师德师风建设责任的学校及主管教育部门予以责任追究。
四、整治内容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
五、工作进度
1.全面自查(6月至7月)。各部门依据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行安排部署,统筹开展动员工作,明确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工作台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梳理。
2.集中整治(6月至9月)。各部门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行整治,对梳理出来的问题线索、群众举报的师德失范问题线索等进行查处。对查实的师德失范问题依规依纪给予处理或处分,严重的依法撤销教师资格、清除出教师队伍,对涉及违法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部门。
3.督促检查(6月至9月)。学校将对各部门师德失范问题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如发现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将追究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4.总结验收(10 月)。各部门于10月底前完成自查自纠,梳理总结整治工作成效,提交师德失范问题整治工作总结报告,健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师德失范问题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推进师德教育、师德管理及师德失范问题核查处置工作。学校继续完善师德建设管理体制,加强对师德失范问题整治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强整治工作合力,推进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2.压实主体责任。压实各部门师德师风建设的责任主体,明确党政负责人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3.严格监督检查。将师德师风建设情况作为对各部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测评内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师德师风问题多发的地市、学校开展专项督导。强化社会监督,畅通监督投诉渠道,定期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监督评议。
4.注重工作实效。坚持高位引领与底线要求相结合、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积极推进师德建设工作改进创新,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有效遏制及防范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七、其他
学校启动师德失范问题整治工作定期调度机制,6-9 月份,每月9日、24日前分两次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同时,人事处将依据工作督查反馈情况,对各部门师德失范问题整治工作进行随时调度。
联系人:谢 楠 联系电话:0371-62576635
反馈邮箱:hnyzrsc@qq.com
2024年6月18日